杭州银行科创金融15周年——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仿佛是一根能撬动产业和资本两端的强大杠杆,将给一座城市的未来带来无限想象。
杭州,创新活力之城。
科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作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2022年,杭州正式获批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市长姚高员表示,要努力把科创金融打造成为杭州最具辨识度的金融改革成果,为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和“创新创业新天堂”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2023年,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十大攀登行动”,其中“实施科教人才一体攀登行动”被放在了首位,将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今年3月,全市创新深化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推进会召开,明确指出杭州要进一步掀起新一轮“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热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当头雁……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一个更具硬核竞争力的创新杭州,正在释放着无穷活力。
7月8日《杭州日报》A8版
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与其一同升空的,还有一台来自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看科技”)自主研发的掌上三维扫描仪。这台只有一部电话机大小的仪器,却为中国空间站一系列研究提供了高效精准的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服务,也一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里程碑时刻。
“在三维扫描行业,我们已经全面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成立不到10年的思看科技,如今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创始人王江峰动情地说,从“蜗居”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旁的出租屋起步,到如今产品辐射69个国家和地区,在这“0到1”质变的背后,有杭州银行长达9年的陪伴。
“杭州银行有幸见证了思看科技每一次的进步和飞跃,这是我们服务所有科技企业的初心和使命。”杭州银行海创园支行行长蔡月锋表示,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紧密,杭州银行在过去9年里真正做到了与企业共同成长。
思看科技是杭州银行服务杭州众多科技企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我市着力建设的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正是杭州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发力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该行服务科创企业近2万家,累计投放超1750亿元,其中服务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企业超5000家。所服务的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近80%是小微企业、70%以上为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40%以上获得过创投投资、30%以上为纯信用贷款、30%以上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在杭州银行的支持下,一大批科技企业发展迅速。
杭州银行是国内最早探索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商业银行之一。2009年,该行就设立了全国第二家、浙江省首家科技专营支行。
15年来,杭州银行深耕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人才创业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15年间,杭州银行从杭州这片科创沃土出发,科创金融专营机构在全国各地逐一成立。
“我们抓住浙江深入实施创新强省机遇,将科技文创金融作为差异化战略方向。”杭州银行副行长、科创金融事业总部总经理张精科回顾过去15年,将该行科创金融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以银政合作为主的“科创1.0”,以银投合作投贷联动为主的“科创2.0”,以及目前正在向数据与行业专业化驱动转型的“科创3.0”。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就认为,经过15年探索,杭州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已经形成明显优势。最新数据显示,在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名单中,杭州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3000家,覆盖率达30%;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户超8500家,覆盖率达20%;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4万家,覆盖率超12%;该行重点支持创投机构投资的硬科技初创企业,服务近两年浙江省内被投企业超过2000家,覆盖率达38%。
此外,在2024年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中,杭州银行市场覆盖率达90%。更引人注目的是,多年来,杭州银行已累计培育近300家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近100家。
“最重要的是我们发展了一批优质客户,培养了一支国内银行业最具战斗力的科创金融队伍。”回首过往,张精科禁不住感慨。在杭州银行支持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断见证着客户的技术应用于探月工程、C919大飞机、复兴号高铁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见证着客户的作品票房大卖、热剧刷屏,见证着客户的产品引领消费热潮、爆款频出……“这一切都让我们团队深切感受到,有幸在企业的初创期就给予最长情的陪伴,所带来的回报绝对超值!”
过去,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使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也大大制约了一座城市科创产业的发展。如今,科创金融在带动一座城市发展能级,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年来,以“做小、做早、做科创”为初心的杭州银行,眼下正在向数据与行业专业化驱动的“科创3.0”模式转型。
“全面增强数字化能力,聚焦细分行业,杭州银行已打造一支500人左右的专业化团队。”张精科透露,目前该行科创金融的目标客群主要围绕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展开布局。“下一个5年,我们期望服务科创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000亿元,累计信贷投放突破3000亿元。”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作为杭州本土法人银行,杭州银行是杭州地方经济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科技和金融是杭州的底色,也是杭州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双向奔赴’才能更好地成就彼此。”张精科说,金融作为连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杭州、杭州银行、科创企业正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共赴一段全新的旅程。
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表示,未来,杭州银行将牢牢立足本土银行定位,坚持服务实体与服务杭州发展并重,聚焦五大产业集群加强金融要素供给,更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杭州建设金融强市贡献更多金融国企力量。
15年沉淀,向新而行,初心如一。
15年深耕,科创之树,茂密成林。
15年,杭州银行以“科创”之名赋能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