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各地金融>贵州>详细内容

龙里:刺梨换代正当时 深耕厚植促振兴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袁苏梅、宋学兴 发布时间:2024/03/08 点击数: 【字体:

产业振兴是提升乡村经济活力,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眼下,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抢抓刺梨补植补种、更新换代的好时机,力争将当地的刺梨产业做成连片、高效的特色优势产业,让刺梨产业在助力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长效作用。

走进十里刺梨沟,一簇一簇的刺梨春耕热潮正在有序上演,农技人员一边进行示范操作,一边告诉农户补植补种和更新换代的种植技巧。

 农技人员指导群众进行刺梨更新换代。

农技人员指导群众进行刺梨更新换代。

打坑、填土、盖膜、覆土……农技人员和务工群众穿行在刺梨地中,按照挖坑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把一根根刺梨苗栽种到覆膜里。

这项工作光靠农户自己远远不够,当地种植大户都需要雇工人到刺梨地帮忙抢抓农时,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一般群众带来了收益。

 农技人员指导群众进行刺梨补植补种。

农技人员指导群众进行刺梨补植补种。

“农忙时零活都比较多,今天是我春节后第7天来帮工了,干完这家还要去下一家,工期都是满的,而且每天都有130元的工时费,离家近,也能赚点家用,挺好的。”龙里县谷脚镇庆阳社区群众陈国庆擦了把汗高兴地说。

谷脚镇始终坚持“科学生态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解决物资难题,加大技术支撑提高能力水平,不断实现产能增效、生产增收、生态增绿,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农技人员查看农户刺梨更新换代情况。

农技人员查看农户刺梨更新换代情况。

“我家有100余亩刺梨,现在大多是老刺梨了,之前在盛产期的时候有4647吨的产量,能卖到10万余元,现在这两年树老化,产量减少了差不多一半,现在赶上了好政策,给我们解决了80%的资金困难,现在信心足了,只要自己多花点时间和功夫在管护上,高产也有望了。”谷脚镇茶香村刺梨种植大户黄佑成一边修剪老树枝,一边告诉笔者。

 工人正在对刺梨进行补植补种。

工人正在对刺梨进行补植补种。

据了解,谷脚镇茶香村本轮共获批“先建后补”项目资金681.84万元,主要用于当地十里刺梨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目前2000亩的刺梨补植补种、更新换代已进入尾声,下周将开始1000亩的土壤改良。

“谷脚镇茶香村的刺梨种植历史已经有20多年了,近几年的品质和产量都不是很高,争取这个项目资金主要是从三方面来提高品质,补植补种、更新换代和土壤改良,不仅整个片区的刺梨达到规范种植,在品质和经济效益上也都能得到双丰收。”谷脚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龙光琼一边检查起垄和覆膜的情况,一边说。

 工人正在对刺梨进行覆膜、盖土。

工人正在对刺梨进行覆膜、盖土。

接下来,茶香村将开展刺梨土壤改良管护,通过发挥资源优势、给予农作指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动苗木管护和技术提升,不断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推动刺梨产业高品质发展。

 


终审:admin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