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银行>详细内容

银行业积极探索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赵萌 发布时间:2024/03/12 点击数: 【字体:

  自20239月“新质生产力”被首次提出,便受到各方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的焦点。

  近期,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摆数据、做规划,表示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当前,如何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形成自身的新质生产力,是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时代课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紧扣科技金融发展方向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50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科技驱动金融发展、以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紧扣科技金融发展方向,围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了全链路商业服务生态,以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万家,获贷率46.8%,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1.75万家,获贷率为54.2%,比上年末高0.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在近期表态,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工商银行表示,该行将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创新集群化审贷模式、推出专属产品、加大资源配套等,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中国银行表示,将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持续完善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农业银行表示,该行将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高质量金融服务供给,助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步。

  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

  科创类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是投入时间长,资金需求大,却较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回报,银行普遍惜贷、慎贷。如何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成为不少科技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为化解该类企业面临的研发投入大、重资产投入小、银行融资难等痛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曾刚表示。

  近年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聚焦全省优质科技型企业靶向发力,成立科创金融中心,建立7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先后推出“中银企E贷·信用贷”“惠如愿·专精特新贷”等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系列产品,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的服务支撑,有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山东某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从事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推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得益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为新材料产品链精准发放的各项贷款,企业顺利斩获全球首张IGCC“石墨烯材料”产品认证证书,一跃成为行业翘楚。“去年,中国银行为我们审批发放了近500万元贷款,当天审批,全线上流程,3天内放款。贷款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解决了我们当时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融资需求,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工作。”曾刚表示,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提高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行业是数据要素的‘高产田’和‘富集地’,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能有效赋能其他四篇大文章,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蓓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就是金融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提升。银行对于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我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

  走进安徽淮南市筑舜预制构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据了解,这家专注于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制造、施工“一站式”的绿色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拓展,企业订单量显著增加。“有银行的信贷支持做后盾,我们的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能够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订单。”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淮南市分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环节上做“减法”,持续优化贷款流程,在服务上做“加法”,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实现了“一次走访、定期跟踪、长期服务”的服务理念,采用信用、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大力支持当地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数据显示,该行今年以来为制造业企业投放贷款2.15亿元,其中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投放贷款7347万元。

 


终审:admin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