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江“蔗”里甜——藤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濛江信用社“甜蜜贷”浇灌甘蔗更加甜
藤县濛江镇地处藤县东北部,年均无霜期350天、沙壤土天然含钾量高,种蔗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2025年榨季全镇甘蔗种植面积950亩,其中黑皮果蔗占82%,是镇里较具规模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而素有“糖罐子”美誉的濛江镇龙昌界,连绵成片的“青纱帐”则是这里最美的风景线。
“产业不大、链条太短、价格看天”曾是蔗农痛点。朱先生是镇上的金穗甘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看着市场上对高品质黑皮果蔗需求日益旺盛,他盘算着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却苦于流动资金不足,“购买新苗、升级滴灌设备、预付土地租金,哪一样都等着用钱,资金缺口像一道坎,拦住了我们扩大发展的路。”
金融“破题”:甘蔗还没砍,贷款先“甜”
濛江信用社的客户经理小蒙了解到朱先生所在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资金困境。小蒙不仅详细记录了资金需求额度,更深入了解了甘蔗产业的特性:年初投入大,用于买苗、施肥、人工;生长周期约8-10个月;年底集中砍伐销售后才有现金回流。基于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小蒙当场就为朱先生介绍了“甜蜜贷”产品。“这款产品就是为咱们蔗农量身定做的,”小蒙解释道,“它采用‘信用+抵押’的灵活方式,额度充足,最关键的是还款周期完全贴合甘蔗种植周期,设置了最长可达36个月的宽限期,让你们在销售回款后才开始偿还本金,大大减轻了前期压力。”
为了不误农时,濛江信用社简化贷款流程,不到3个工作日,30万元贷款资金就到账了。这笔犹如“及时雨”的信贷资金,迅速被投入到生产的关键环节:合作社顺利引进了“桂果蔗1号”等优良品种,扩建了2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安装了节水滴灌设施,还提前支付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费用和阶段性工人工资。
共富“答卷”:一份甜蜜,多方分享
转眼到了即将收获的季节,新品种水果甘蔗亩产增幅超过20%,每亩平均产量可达10吨,且糖度更高、口感更脆,在预计今年十月份可上市。更让朱先生高兴的是,合作社的扩张还直接带动了周边10多户农户就业增收,每户年增收近万元。“以前是想干不敢干,怕赔本。现在有了信用社的支持,胆子大了,底气足了,日子真是越过越‘甜’!”朱先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朱先生的合作社案例,是濛江信用社助力“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2025年8月,濛江信用社累计发放甘蔗相关产业贷款1280万元,惠及农户80户,合作社8家,小微企业2家。“甜蜜贷”不仅解决了一个合作社的燃眉之急,更通过金融赋能,推动了濛江镇甘蔗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巩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有效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了坚实的农信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